δ97少阴三气:三之气,天政布,大火行,庶类蕃鲜,冷气时至。民病气厥肉痛,寒热更作,咳喘目赤。
-
少阴之政初之气、二之气的情况已参详收尾,本篇推文连接参详少阴之政三之气的情况。
先附录原文如下:三之气,天政布,大火行,庶类蕃鲜,冷气时至。民病气厥肉痛,寒热更作,咳喘目赤。
一、三之气,天政布,大火行,庶类蕃鲜
少阴之政三之气,少阴君火司天临主气三之气少阳相火,历经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四个气节。如下图所示:
图片
少阴之政三之气,少阴君火司天布政,所以“天政布”。
君火加临相火,两火同气流行,所以“大火行”。
君火位临相火,既相得又相顺,时值孟仲夏,阴气内化,阳气外荣,酷热施化,万物之庶类蕃茂鲜丽,所以“庶类蕃鲜”。
二、冷气时至
少阴之政二之气时也讲“冷气时至”,彼是由于初之气风冷气胜延展之二之气的启事,此则是物极生变、胜至则复的启事。大火流行,火气酷热胜盛,热极则寒,火胜水复,水性本寒,寒水来复,所以“冷气时至”。
三、民病气厥肉痛
少阴司天,热淫所胜,亢阳煎熬阴精,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岐伯讲:“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”热淫亢胜,阳气驰张而亢,阴精损耗而虚,大热于内,阳不守阴,阴不使阳,阳气煎熬阴精,其气厥逆升上而不降,易生“煎厥”,如《素问·不满通天论》岐伯讲: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,精绝辟积,于夏使东说念主煎厥。”煎厥之病,王冰注曰:“以煎迫而气逆,因以煎厥为名。厥,谓气逆也。”
火性本热,二火布政司令,火在脏为心,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讲:“五脏所恶:心恶热。”热结于心,所以“肉痛”,在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中微辞言之以“肉痛者,胸中痛”,但此肉痛是感到腹黑自己热痛,而不是“胃脘当心而痛”之肉痛,两者容易羞耻。此“肉痛”亦有可能是热传心包所致,心包经脉受熏蒸则易“烦心,肉痛”。
四、寒热更作
民中暑热,外热而内寒,《素问·不满通天论》黄帝讲:“寒极生热,热极生寒……阳胜则热,阴胜则寒。重寒则热,重热则寒……重阴必阳,重阳必阴。”胜至则复,胜微则复微,胜甚则复甚,酷热热甚,则民病热甚,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岐伯讲:“阳盛则身热,腠理闭,喘粗为之俯仰,汗不出而热。”
倘若阳盛身热大汗淋漓,阳从汗出,吐泻过度,阳随津脱,则又会阳虚阴胜,振栗而寒,由热证发展成寒证。
倘若热邪内伏,不随汗、便、呕而出,郁积而发,又会身热。
热证、寒证如斯轮回发作,即“寒热更作”之义,近乎疟证。
五、咳喘目赤。
热火内盛,火胜刑金,心移热于肺,肺为金脏,肺热则䐜胀,所以“咳喘”。
火热上炎,上于头面,肝开窍于目,目为心之使,怒火、心火之气血厥逆于目,所以“目赤”。
民病气厥肉痛,寒热更作,咳喘目赤,齐属火证或热证,失当从“冷气时至”处着眼,岐伯并未论及“冷气时至”时民病若何,此等诸病齐为热淫所胜而致,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岐伯讲:“少阴司天,热淫所胜,怫热至,火行其政。民病胸中烦热……寒热咳喘……肉痛肺䐜,腹大满,膨膨而喘咳,病本于肺。”除“目赤”外,少阴三之气之诸病齐可于此有据。
少阴之政三之气的情况已参详收尾,明日连接参详少阴之政四之气的情况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就业,系数骨子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骨子,请点击举报。